2014年5月1日 星期四

但管人癌,哪管人苦?! 醫界需要更多的江盈科!

江盈科(1553—1605),字進之,號淥蘿。桃源人。江盈科體察下情,興利除弊,是一位難得的賢吏。他著《王者所天在民論》,認為民為王者之天,王者之心”。王權表露形跡,天下民眾總是設法逃避;而民權表現的是心,卻無跡可尋,民心向背,關係社稷的存亡,力量無比。因此,為官者必然“不敢忽民,不忍殘民,不能一瞬息忘民”。他批評當時朝政腐敗:“宮中黃金高如鬥,道旁死人不如狗。民苦君樂不忍聞,分明藉資與敵手”。

案例攤開看/中醫門診 癌症險不給付2013/03/16【經濟日報/文/邱金蘭】
小玲(化名)多年前跟保險公司投保癌症終身健康保險及其他附約,前年因「女性乳房惡性腫廇」
到醫學中心中醫科門診7次。事後向保險公司申請理賠,但保險公司認為,一般癌症病患就診中醫,多以調養身體、幫助調氣補血為主,目的在輔助西醫減緩西醫化療後所引起不適,多為療養、靜養性質,屬非必要性治療;與小玲投保的保險契約給付範圍不符,故癌症險不給付癌症門診醫療保險金。
但小玲主張,她到中醫門診治療,符合投保的保單條款規定的「以癌症為直接原因接受門診醫療」,且醫師及醫院符合約定,許多醫師也認為「癌症」只接受西醫治療,容易出現盲點。因此,建議採中西醫合併治療。
而且她的診斷證明書明載「接受癌症的必要性治療,非保養身體之用」;小玲認為,保險公司的主張沒有道理,於是向保險事業發展中心提出申訴。

保發中心調處結果認為,小玲因手術及電療後乳房腫痛、口渴口乾、胸悶、容易便祕、精神疲勞等症狀,接受中醫門診治療,臨床上,前述症狀應非癌症或其併發症的症狀。且查詢醫學文獻,中醫對於癌症病患的治療,其目的應在輔助與減緩化療或電療後所引起的不適症狀(如小玲的乳房腫痛、胸悶、精神疲勞等),而非在於直接治療癌症;目前尚無中醫可直接治療癌症的臨床資料。

由此可知,小玲7次中醫門診治療,應非屬以治療癌症為「直接原因」而接受門診治療,故尚難認定符合癌症終身健康保險條款中「以癌症為直接原因,未住院而接受門診醫療」的約定,難建議保險公司給付門診醫療保險金。

從此個案可以提醒保戶注意的是,通常癌症保險的保障範圍,多以治療癌症為「直接原因」,若不是,則不在保險給付範圍,保戶投保前可先規劃了解自己的需求,再從其他保險商品補足自己的需求。

孫苓獻觀點

癌症治療中西醫思維不同,西醫是將癌細胞視為敵人,窮盡手段除惡務盡,但不久卻春風吹又生(復發),屆時因為癌細胞多具抗藥性,增加治療難度。中醫則認為癌細胞是因長期機體內外因素導致體質失衡,正氣(免疫)不足,邪氣(癌)才有機可乘,所以治療必須兼顧扶正(調整體質、調節免疫)與去邪(誘導癌凋亡)。而最新研究也發現,中藥的確與西藥作用大不同,除了調節免疫、誘導癌凋亡等扶正去邪的作用外,更有增加化療的藥物敏感度,並顯著能降低化放療毒副作用。

但今日醫療現況是病人都是在西醫體系確診癌症,大多數都先經常規治療,但是的確如上文主角"小玲"的醫師所言:"「癌症」只接受西醫治療,容易出現盲點。"很多西醫師沒有中醫背景,不了解中藥,故對不了解的藥物,以醫師專業嚴謹立場,當然會反對病人任意使用來路不明的中藥也很正常,以免預期療效受到干擾,甚至產生新的問題。

但癌症病人因治療後引起的副作用如癌因性疲憊(Cancer-Related Fatigue, CRF)高達7成以上的病友常常感到疲憊,且近5成的病友無法藉由睡眠或休息緩解,甚至有接近三成的癌症患者認為,「疲憊」比掉髮、嘔吐或疼痛更讓自己困擾,這些數據都顯示了,「疲憊」已經成為多數病友的嚴重問題。

病人生活品質不好,將嚴重影響情緒,造成求生意志消沉,進而造成免疫系統更形弱化,使癌細胞更易坐大或復發,這都與病人生存期直接相關。治療癌症除了要使癌細胞減少外,對於改善病人生活品質,盡力延長病人生命,都是屬於治療非常重要的一環。


明代詩家江盈科在其著作《雪濤小說·催科》中,有一段以"治駝"為比喻,表達他雖身為地方官,卻反對中央重稅剝削百姓的故事:

昔有醫人。自媒能治背駝,曰:如弓者,如蝦者,如環者,若延吾治,可朝治而夕如矢矣。一人信焉,使治駝。乃索板二片,以一置於地下,臥駝者其上,又以一壓焉,而即矖(xi)焉。駝者隨直,亦隨死。其子欲訴諸官。醫人曰:我業治駝,但管人直,那管人死嗚呼,今之為官,但管錢糧收,不管百姓死,何異於此醫哉!

從前有個醫生,自我吹噓能治駝背,說:"背彎得像弓一樣的人,像蝦一樣的人,像鐵環一樣的人,如果請我去醫治,保管早上治晚上就像箭一樣筆直了。"有個人相信了他的話,就讓醫生給他治駝背。醫生要來兩塊門板,把一塊放在地上,叫駝背人趴在上面,又用另一塊壓在上面,然後跳上去踐踏它。背很快就弄直了,但人馬上就死了。那人的兒子想要到官府去申冤,這個醫生卻說:"我的職業是治駝背,我只管治人駝,不管人的死活!"現在官府當官的,只管錢糧上繳完成,不管百姓死活,與這個醫生有什麼不同呢?

保險該不該給付中醫治療癌症?只能說,大藥廠與保險公司老闆、醫師、衛生主管官員與家眷都有機會罹癌,所以將心比心,不要等到自己罹癌後,才知"但管人癌,哪管人苦?!"的情境為何吧?!

醫界需要更多的江盈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