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礦物質與微量元素,將會影響身體健康生物能頻譜治療原理,源於自然環境的研究藉著礦物質與微量元素,生命體才進化生成生物能頻譜治療,主要應用在慢性疾病防治。我們所生活的都市環境充滿正離子,致使人體缺乏負離子與正常的頻譜波,影響人體自律神經容易失調,時常處於緊張焦慮的心理高壓力狀態,進而導致各種慢性疾病。
很多人對於物理治療中的光能療法仍然感到陌生與好奇,其實日常生活中我們還是可以感覺到,自己的健康與自然環境中的各種波動與磁場也都息息相關。就像到森林與瀑布時的感受,就和辦公室的感覺相去甚遠,而若讓憂鬱症的患者適度日曬,也可以改善病情。只是過去西方醫學界對於這方面的研究,比前蘇聯的醫學界而言相對較少,所以大家會比較陌生,而近年來興起的遠紅外線治療則比較常見。
缺乏礦物質與微量元素,將會影響身體健康
兩屆諾貝爾獎得主萊納斯·鮑林博士(Dr.Linus Pauling)(曾獲1954年諾貝爾化學獎、1962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有句名言:「所有的疾病都是由缺乏礦物元素所引起,沒有礦物元素,維生素和酵素將無法作用,生命只有幻滅。」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食品業組織(FAO)、美國農業部(USDA)、中國農業部(AOC)的廣泛調查顯示:由於全球人口遽增,糧食供應將日益短缺,大量工業化生產造成的污染與土地過度開發,使得土壤嚴重貧瘠與缺乏人體所必需的礦物質與微量元素。
全美大部分人口都缺乏礦物質與微量元素,進而影響身體健康。世界聞名的大陸克山病(Keshan Disease)就是因為當地居民長期缺乏攝取礦物質硒(Selenium)而引起心臟病所致。所以酵素與維生素若缺乏礦物質與微量元素,也將無法催化細胞進行生化代謝作用,生命也將無法繼續生存繁衍。
過去人體對這些必需礦物質與微量元素的補充,都是由食物或補充品攝取而來,而這些礦物質與微量元素自地球尚未成形之前就存在於宇宙之中,也是構成所有生命體的元素。所以,在自然界透過食物鏈的吸收攝取進入人體而產生作用,這是過去大家所熟知的攝取途徑。
生物能頻譜治療原理,源於自然環境的研究
但最近的科學研究發現,這些微量元素與礦物質所發射出的頻譜波,與人體原本所具有的頻譜波率相同,更發現這些頻譜波可以斥引、震盪、活化細胞,導引退化的神經系統運動,使壞死的細胞與自由基產生負離子態,促進新陳代謝,不用透過食用途徑,也可促進生理機能活動,這是生物能頻譜治療的特色。
至於生物能頻譜治療原理,則是由自然環境的研究發展而來。自然環境是由大氣、水、岩石、土壤、光能和生物等要素組成一個多元的整體,從物理化學的角度觀之,也是一個有機體系與無機體系所共構的一個複雜的氧化還原體系。
在自然環境中,物質的氧化和還原作用隨處可見,比如光合作用食物消化、生物呼吸、腐植質的形成與分解,春、夏、秋、冬的季節相互交替,而氧化還原反應直接影響元素與化合物存在的狀態,以及元素遷移的能力。自然環境中氧化還原反應廣泛的存在,某一物質的氧化必然伴隨著另一物質的還原,反之亦然,氧化反應與還原反應是同步進行的,就像中醫理論中的陰陽消長原理一樣。
藉著礦物質與微量元素,生命體才進化生成
每種微量元素與礦物質所發射的頻率都不同,對人體的作用各有不同,而每種元素的形成條件也各有不同,比如「氧」、「氦」、「氫」的生成都需要攝氏30萬度、「鎂」則需7億度、「鐵」要50億度,「金」則需150億度。地球推估在45億年前生成,約在30億年開始有了最原始的生命形態,也可以說所有的生命體都是藉著礦物質與微量元素才進化生成的,礦物質的頻譜波功能也在材料科學與工程的應用等相關研究中得到證實。
前蘇聯的化學家門得列夫創作元素週期表,說明元素的原子是以何種方式具有電子,而每種元素皆有自己的電子架構,也都發射不同的頻譜,而波能在 - 4.5 ~ -
7.5 μm的頻譜,研究顯示與人體的波頻相同,也是自然界閃電打雷、萬物成長、空氣清新的負離子波段。
所以生物能頻譜治療,即是應用微量元素在氧化還原中的離子態反應,來平衡人體細胞異常的離子態與頻譜波,達到拮抗治療的目的。當人體的細胞發生病變時,病變細胞也會產生異常頻譜,而過去傳統治療主要是以「由內而外」的方式,即是藉服用藥物,利用人體消化吸收代謝等功能與化學作用,從細胞內部改變原先病理狀態。
生物能頻譜治療,主要應用在慢性疾病防治
現代能量醫學的發展趨勢,是「由外而內」的治療原理,藉由發射正常頻譜波,來影響改變病態細胞的異常頻譜波,一方面協同傳統治療,進而達到加速緩解症狀,改善病情的目的。
目前世界上生物能頻譜治療的應用範圍,主要是在慢性疾病的防治工作中,尤其是現代慢性疾病與我們所生活的都市環境充滿正離子,致使人體缺乏負離子與正常的頻譜波,影響人體自律神經容易失調,時常處於緊張焦慮的心理高壓力狀態,進而導致各種慢性疾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