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1日 星期四

安全‧有效‧經濟‧中西藥治癌須符SEE原則

安全‧有效‧經濟‧中西藥治癌須符SEE原則

  • 孫苓獻認為,癌症患者不要為了治療而治療,因為過度治療可能會致命。患者可能與腫瘤共存一輩子,重點是要先不怕它,先學會接納,才可能和平共處。(圖:光明日報)
(吉隆坡訊)現代科技產品是追求愈新愈好,不過,藥物卻是“愈老愈好”。這說的是老藥經過時間和
臨床的驗證,其療效穩定、安全,副作用少。
在這其中,中藥就是其中的佼佼者,經歷數千年的考驗。學貫中西醫學者認為,臨床上,藥要像朋友一樣,愈老愈好。而中藥有沒有效,一目了然,因為沒效的藥根本無法流傳下來,這是中藥很現實的一面。更現實的是,中藥要經歷的“臨床磨難和檢測”比西藥來得更加嚴格,因此其有效和安全性很穩定。臨床也證明中藥能使癌干細胞產生自噬作用而淍
亡,減少復發和轉移,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中西整合治療腫瘤專科醫師孫苓獻博士向來提倡,用中西藥整合治癌一定要符合“SEE”原則,這說
的是“安全”(safety)、“有效”(effectiveness)和“經濟”(economy)。而癌症患者不要為了治療而治療,因為過度治療可能會致命。
新藥昂貴副作用多
他在題為“癌症─越懂真相,康復越好,讓證據說話”講座上指出,中藥的精髓在於其處方(也稱複方或方劑)配伍,就是運用“君臣佐使”的原則,由數味中藥配搭而成。其中含有的成份不勝枚舉,究竟是哪種成份發揮效用卻很難用現代儀器準確驗證出來,因為這涉及很複雜的成份組合。
擁有14年臨床經驗的他說,臨床證實不少癌症患者病情復發及轉移的主因是癌幹細胞作祟。
近年來的許多臨床藥理研究則顯示,中藥可使癌幹細胞產生自噬作用而凋亡,減少復發和轉移,這與手術固然能祛除癌細胞,卻無法根除癌幹細胞。
來自台灣的孫苓獻說,現實裡,有很多藥物試驗在進行,並開放給患者免費試藥。然而,患者要很小心,因為新藥的副作用可能更多,未必有助治病。另一個情況則是新藥通過臨床試驗和審核獲准上市,卻在幾年後被撤銷或終止,理由就是其產生更多副作用。由此可見,醫護人員和患者都要小心駛得萬年船,勿冒然試用新藥。
他重申,新藥的另一個弱點是很昂貴,卻不一定有效。因此患者在作決定之前必須深思熟慮,不然,將是“傷身傷心傷錢包”。
手腳冰冷須停止服藥
現年46歲的孫苓獻也強調,患者服用任何食物或藥物之後,一旦有出現手腳冰冷的現象,就要停止服用,這表示其體質不適合相關藥物和食物,以防萬一。此外,一般中西藥服用時間是相隔4小時,但有服用口服化療藥者的間隔時間要更長,即相隔4至6小時。另一方面,他說,臨床上,常遇到很多乳癌患者對該不該吃黃豆有很多疑惑。其實,他們仍可吃黃豆,只要適量即可。但他覺得,這不如吃豆腐、納豆或是本地馬來同胞常吃的“發酵豆餅”(Tempeh)來得佳。
過度治療反縮短生命
癌症是一種慢性疾病,需要長期治療。而癌症治療關鍵是在結束手術、化療、放療等之後才開始,要預防復發及轉移才是根本。但是,這也是很多醫護人員及患者忽視的重點。也是一名中醫師的孫苓獻覺得,我們無法決定生命有多長,但可以決定生命有怎樣的品質和寬度。臨床上,不少患者能與癌細胞共存一輩子,活著就好,過度治療反縮短生命。
他也鼓勵患者和家屬多瞭解相關資訊和療法,因為愈瞭解相關資訊就愈不恐懼,也才不會對病情有太大影響。而患者不要被動接受治療,這不一定有利於病情。
孫苓獻說,很多患者經過一連串治療後,發現自己的腫瘤標記沒有下降的趨勢就很著急,卻忽略“自己仍在,還沒有走”的事實。老實說,癌症是經年累月所產生的疾病,不可能在幾個月內治好。這情況不像是感冒,只要吃藥,過了幾天就痊癒。
“患者觀念一定要打破,要學會從正面角度看問題,通通記得你還在,還沒走,不要胡思亂想,如日本的人瑞銀婆婆108歲,她逝世後,醫學解剖發現她體內有72顆腫瘤。”
很多患者對腫瘤要趕盡殺絕,不能與之共存,自己每天提心吊膽。錯!你可能與腫瘤可以共存一輩子,重點是要先不怕它,要先學會接納,才可能和平共處,有可能我們要花較長的時間,但人還活著就好了,這也是一種治療。愈來愈多醫生都知道,過度治療反使患者痛苦地死亡。”
整合治療愈早愈好
孫苓獻強調,臨床上治療癌症最好是中西醫“整合”治療而非中西醫“湊合”。這兩者有很大的差異,患者一定要明察秋毫。而中西醫整合治療要愈早愈好,而不是等到病情到了末期,才採用西醫以外的療法,為時已晚。他解釋,中西醫“整合”說的是有策略性的治療,即醫生根據患者的病情決定何時該用西藥或療法,就用相關西藥或療法,何時該用中藥就用中藥,實事求是。他說,中西醫“湊合”則是患者道聽途說,人云亦云,自己覺得哪個藥物或草藥好,就“湊著用”,完全沒有經過醫生的診斷和監督,這恐怕對病情有很大的影響。
Question & Answer
Q:癌症一定會復發嗎?
A:不一定,除非你做對避免復發的事,根據各種癌症的統計,患者5年的平均復發率是50%,在這其中,有90%患者往生。這顯示患者不是治療完畢就沒事,那才是面對疾病的真正開始,要避免復發及轉移。
Q:早期的原位癌也會復發嗎?
A:一樣可能會復發,因為癌細胞會分裂,再經血管新生作用和微小轉移,伺機東山再起。
Q:癌症轉移的主因是甚麼?
A:癌細胞會誘導血管新生作用,使之轉移附近組織,甚至是遠端轉移。而遠端轉移的患者預後最差,所以避免血管新生作用也是預防轉移最重要關鍵。不要讓血管在腫瘤裡生長,這很重要。目前的臨床試驗顯示,中藥可減少這方面的問題,有一定建樹。
Q:癌症復發的主因是甚麼?
A:主因是癌干細胞。化療可殺死癌細胞但卻殺不掉癌干細胞,它是癌細胞的媽媽,平時不隨便分裂,但一分裂就很會長。而其長成的癌細胞含有抗藥性,一般化療藥對其束手無策,這也解釋為何癌症復發者的死亡率相當高的主因。現有的臨床試驗則顯示,癌干細胞卻對一些中藥非常敏感,引發其產生自噬作用而凋亡,減少復發和轉移。
Q:定期回診追蹤就能避免復發嗎?
A:錯,絕對不是。其主要作用是確定有沒有復發,重要的是你有沒有做到避免復發的各種工作,比如作息有沒有調整,心情好不好,飲食習慣有沒有調整等等。
Q:治療完之後是否可以恢復過往的生活習慣?
A:不行,一定要學習調整生活作息、飲食習慣、調適心情等。我接觸的患者當中,有95%立刻就改變他們的生活習慣,例如75歲以下者原是煙民,病發前根本無法戒煙,病發後,馬上戒煙成功。由此可見,不見得做不到,而是事在人為。
Q:如何避免復發轉移?
A:首先要戒除不良習慣如抽煙者要戒煙,調整飲食如戒糖,因為癌細胞最喜歡糖。少蛋白、少油、少鹽、少白麵粉食物,遠離各種化學物、重金屬污染和電磁波等。(光明日報/良醫‧報導:黃秀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